• 2025年03月【】
    商品說明
    其他說明
    114.03.01
    生活要平淡,為人要平實, 處事要平穩,遇事要平靜, 心境要平和。阿彌陀佛
    114.03.02
    要想積功德,要如何著手?就是要多行善事、多念佛。阿彌陀佛
    114.03.03
    平靜在於內心,無法向外尋求。不貪心!不嫉妒!不自私!修行就要低調就是要憋著。阿彌陀佛
    114.03.04
    只有不批判!不苛責!而能覺知事實的心,才是自由純真的心。 阿彌陀佛
    114.03.05
    如何使痛苦止息下來?沒有衝突,時間感或努力,憑著這毫無揀澤的洞見和覺察,可使痛苦止息下來。阿彌陀佛
    114.03.06
    只要我們的內心有了秩序,社會自然會有條不紊。阿彌陀佛
    114.03.07
    道心包含科學精神,但受過科學訓練的心智卻不一定有道心。 阿彌陀佛
    114.03.08
    如果我們能了解煩惱的內涵,煩惱就會消失。阿彌陀佛
    114.03.09
    實相只有在每個當下才能被發現,實相不是一個持續不斷的東西。阿彌陀佛
    114.03.10
    活在當下就是不抱希望,不掛慮明天,並不是絕望或漠視一切。 阿彌陀佛
    114.03.11
    心智是時間的製造者,只要有時間就有希望、恐懼和死亡。 阿彌陀佛
    114.03.12
    如果你真的愛對方,不會想去適應什麽,因為你已經跟對方融合了。阿彌陀佛
    114.03.13
    當你的心變得純真時,真正的愛就出現了。阿彌陀佛
    114.03.14
    這世上這麼多的紛擾悲劇、戰爭與瘟疫,這些的改變,只不過是南科一夢。阿彌陀佛
    114.03.15
    除了死亡,我們的生命沒有其他的結局,如同海洋是河流唯一的歸處。阿彌陀佛
    114.03.16
    我們一生所行累積的‘’善業‘’是我們唯一真誠的朋友。 阿彌陀佛
    114.03.17
    讓自己的心,安住在平靜無擾的禪思之中,直到對空性的了悟,變成自己的覺受。阿彌陀佛
    114.03.18
    念佛(阿彌陀佛)自念自聽,是謂有止有觀,口念心聽與佛相應。 阿彌陀佛
    114.03.19
    善導大師念一聲佛,則佛從口而出,是由於大師之德和定力得到神通感應。阿彌陀佛
    114.03.20
    念佛貴在專一,最怕朝三暮四。大字洪名阿伽陀藥,萬病皆醫。 阿彌陀佛
    114.03.021
    六字佛號是恭敬,四字佛號是方便。念佛不急不徐、不快不慢,心平氣和,輕安為是。阿彌陀佛
    114.03.22
    念佛注重淨念相繼,不論何時都不能斷,進入廁所時,只要 「心轉」,不必出口出聲。 阿彌陀佛
    114.03.23
    老婆婆不解唯識,但能信願持名,誠心不起分別。自在往生淨土。不能輕視不認識字能專心念佛的老婆婆。阿彌陀佛
    114.03.24
    有禪有淨土,猶如載角虎。禪淨雙修、理事圓融。不可朝三暮四,定能往生淨土。阿彌陀佛
    114.03.25
    樂可分俗樂與法樂,念佛屬法樂,念三寶,心與道合為法樂。 阿彌陀佛
    114.03.26
    達摩大師說: 出離生死名出家 不著文字即解脫 不處無明是為大智慧 阿彌陀佛
    114.03.27
    什麼是眾生?什麼是菩提? 煩惱名為衆生,悟解名為菩提。 阿彌陀佛
    114.03.28
    凡夫和小乘的差別? 凡夫一向生心,名為有。 小乘一向滅,名為無。 非有非無名為中道。 阿彌陀佛
    114.03.29
    眼見色時,不分別於色; 耳聞聲時,不分別於聲, 心中自解脫。阿彌陀佛
    114.03.30
    所謂正能量:似充滿陽光的心境,積極樂觀充滿熱情,創造和希望。阿彌陀佛
    114.03.31
    分享M法語 世界上最愚蠢的行為,就是跟別人講道,認知不同少說為妙,不如念佛心清淨。阿彌陀佛
    s
    b
    2025年03月
    2025年03月【】
    商品說明
    其他說明
    114.03.01
    生活要平淡,為人要平實, 處事要平穩,遇事要平靜, 心境要平和。阿彌陀佛
    114.03.02
    要想積功德,要如何著手?就是要多行善事、多念佛。阿彌陀佛
    114.03.03
    平靜在於內心,無法向外尋求。不貪心!不嫉妒!不自私!修行就要低調就是要憋著。阿彌陀佛
    114.03.04
    只有不批判!不苛責!而能覺知事實的心,才是自由純真的心。 阿彌陀佛
    114.03.05
    如何使痛苦止息下來?沒有衝突,時間感或努力,憑著這毫無揀澤的洞見和覺察,可使痛苦止息下來。阿彌陀佛
    114.03.06
    只要我們的內心有了秩序,社會自然會有條不紊。阿彌陀佛
    114.03.07
    道心包含科學精神,但受過科學訓練的心智卻不一定有道心。 阿彌陀佛
    114.03.08
    如果我們能了解煩惱的內涵,煩惱就會消失。阿彌陀佛
    114.03.09
    實相只有在每個當下才能被發現,實相不是一個持續不斷的東西。阿彌陀佛
    114.03.10
    活在當下就是不抱希望,不掛慮明天,並不是絕望或漠視一切。 阿彌陀佛
    114.03.11
    心智是時間的製造者,只要有時間就有希望、恐懼和死亡。 阿彌陀佛
    114.03.12
    如果你真的愛對方,不會想去適應什麽,因為你已經跟對方融合了。阿彌陀佛
    114.03.13
    當你的心變得純真時,真正的愛就出現了。阿彌陀佛
    114.03.14
    這世上這麼多的紛擾悲劇、戰爭與瘟疫,這些的改變,只不過是南科一夢。阿彌陀佛
    114.03.15
    除了死亡,我們的生命沒有其他的結局,如同海洋是河流唯一的歸處。阿彌陀佛
    114.03.16
    我們一生所行累積的‘’善業‘’是我們唯一真誠的朋友。 阿彌陀佛
    114.03.17
    讓自己的心,安住在平靜無擾的禪思之中,直到對空性的了悟,變成自己的覺受。阿彌陀佛
    114.03.18
    念佛(阿彌陀佛)自念自聽,是謂有止有觀,口念心聽與佛相應。 阿彌陀佛
    114.03.19
    善導大師念一聲佛,則佛從口而出,是由於大師之德和定力得到神通感應。阿彌陀佛
    114.03.20
    念佛貴在專一,最怕朝三暮四。大字洪名阿伽陀藥,萬病皆醫。 阿彌陀佛
    114.03.021
    六字佛號是恭敬,四字佛號是方便。念佛不急不徐、不快不慢,心平氣和,輕安為是。阿彌陀佛
    114.03.22
    念佛注重淨念相繼,不論何時都不能斷,進入廁所時,只要 「心轉」,不必出口出聲。 阿彌陀佛
    114.03.23
    老婆婆不解唯識,但能信願持名,誠心不起分別。自在往生淨土。不能輕視不認識字能專心念佛的老婆婆。阿彌陀佛
    114.03.24
    有禪有淨土,猶如載角虎。禪淨雙修、理事圓融。不可朝三暮四,定能往生淨土。阿彌陀佛
    114.03.25
    樂可分俗樂與法樂,念佛屬法樂,念三寶,心與道合為法樂。 阿彌陀佛
    114.03.26
    達摩大師說: 出離生死名出家 不著文字即解脫 不處無明是為大智慧 阿彌陀佛
    114.03.27
    什麼是眾生?什麼是菩提? 煩惱名為衆生,悟解名為菩提。 阿彌陀佛
    114.03.28
    凡夫和小乘的差別? 凡夫一向生心,名為有。 小乘一向滅,名為無。 非有非無名為中道。 阿彌陀佛
    114.03.29
    眼見色時,不分別於色; 耳聞聲時,不分別於聲, 心中自解脫。阿彌陀佛
    114.03.30
    所謂正能量:似充滿陽光的心境,積極樂觀充滿熱情,創造和希望。阿彌陀佛
    114.03.31
    分享M法語 世界上最愚蠢的行為,就是跟別人講道,認知不同少說為妙,不如念佛心清淨。阿彌陀佛



     產 品 名 稱 : 2025年03月
    $ 未定  
    商品說明
    其他說明
    備註說明